Aug 2021 25
城市碳足迹对GHG排放核酸边界定义标准
GHG认证(大气温室气体认证),气候变化是未来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经济领域和公众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对人身健康和自然界都会带来影响,并可能导致资源的使用、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GHG认证(大气温室气体认证),气候变化是未来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经济领域和公众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对人身健康和自然界都会带来影响,并可能导致资源的使用、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GHG(GreenhouseGas,GHG。)或称温室效应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吸收极少)、对长波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烃及臭氧等30余种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报告、碳足迹报告的区别: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一般由生态环境部编制相关指南,下发给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报送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信息及有关支撑材料,各行政区域内核查数据汇总表完成后上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

    碳排放核查多由国家下发任务到各省市发改委,各省市发改委公开招标有资质的核查机构,核查机构对重点排放单位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查、核算和成果提交,经过验收后由各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

    产品碳足迹的组织主体是企业本身,有碳足迹认证需求的企业会自行安排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碳足迹认证;

    GHG温室效应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中的边界界定

    在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需要对排放源划定合适的边界,而不同的清单都有着各自的边界界定方法。

    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

    直接排放(DirectEmission):来源于城市辖区内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化石燃料消费、工业生产过程和市内固体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排放。

    间接排放(IndirectEmission):由城市内部活动引起、来源于城市辖区外的排放。如处于城市外部的一次能源生产设施、电力设施等排放源的排放。

    该种分类方法由IPCC[14]所提出,其严格按照排放源的地理位置进行划分,是最为清晰、一致的分类方法。

    3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

    范围1排放(SCOPE1):自有或受控源的直接排放。在城市碳排放核算中,范围1主要指城市辖区内的所有直接排放,主要包括城镇内部能源活动(工业、交通和建筑)、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范围2排放(SCOPE2):购买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量。在城市碳排放核算中,范围2主要指发生在城市辖区外的与能源有关的间接排放,主要包括为满足城市消费而外购的电力、供热和/或制冷等二次能源产生的排放

    范围3排放(SCOPE3):发生在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间接排放(不包括在范围2中),包括上游排放和下游排放。在城市碳排放核算中,范围3指由城市内部活动引起,产生于辖区之外,但未被范围2包括的其他间接排放,包括城镇从辖区外购买的所有物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

GHG认证咨询】【GHG认证辅导

分享到:
青岛埃加验厂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